每一段青春,都值得与家国同频共振;每一场教育,亦可留下欢声笑语。4月15日,正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全民阅读月,财经学院关工委以“经纬课堂”为载体,以“四位一体”为主线,在牡丹园前足球场开展“共读一本书、共唱一首歌、共答一套题、共绘一幅画”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陶惠良、少数民族同学及其互助成长计划结对师生20余人参加活动,各民族青年在交往交流的多维实践活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月春深,书香正浓,适逢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院以书为媒、以读启智。活动以“共读一本书”拉开序幕,陶惠良老同志走进读书分享会,与青年学生共读《总体国家安全观》,并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同学们在字里行间读懂“大安全”格局,在案例解析中厚植“大共同体”理念。师生围坐一堂,或轻声朗读,或静心聆听,在共读中汲取智慧,在对话中凝聚共识,一堂跨越代际的“大思政课”正在上演。
“不同的语言,同一种热爱;不同的风俗,共一个期待。”操场上,歌声悠扬,如春风般温暖澄澈,如号角般激昂有力。一首《共筑中华魂》,唱响了各民族心手相连的时代旋律,也唱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与方向。
在知识竞赛环节,学院少数民族结对师生组队答题,围绕民族政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展开答题比拼。“傣族的泼水节一般在每年的几月举行?请抢答!”一次次抢答,是思想的交锋;一轮轮比拼,是知识的较量。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共同绘制“指纹石榴树”。画布之上,一枚枚指纹,一个个签名,皆是我们团结与温情的见证,也映照着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情告白。
学院关工委组织的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形成各民族师生互帮互助、共学共进的“成长共同体”,激励大家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财经学院将持续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发挥“五老”优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崭新篇章注入青春动能。
(财经学院 撰稿:刘美玉、郑文彧;摄影:刘美玉;审核:徐瑾)



